近年來,勉縣持續改進完善目標責任考核管理辦法,統籌規范督、檢、考措施,創新構建“三嚴三減三結合”考評體系,為一線干部松綁減負,為全縣高質量考核和高質量發展賦能。
嚴指標關口,將差異考核和分類評價相結合。制定《目標任務指標管理辦法》,建立會商研判和動態調整機制,明確指標準入標準和時限,嚴格總量控制。對導向不強、難以衡量、考核結果差異程度不高的指標及時調整退出,近三年累計歸并減少指標15%。將考核對象按職能劃分5組進行考核,實現分道賽跑。以“省考+市考”指標為引領構建“定性+定量”差異化評價體系,分類分層設置考核指標,既設黨的建設、服務群眾等共性指標,又差異化設置23項服務高質量發展指標,避免指標設置“一般粗”,增強高質量發展“源動力”。
嚴日常考核,將動態監測和實地考核相結合。嚴格實行月度提醒、季度寫實、年末歸總的機制,建立指標運行臺賬,對欠賬指標按月分級發放“白黃紅”預警單,件件到事到人。指標牽頭部門動態監測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量化指標季度完成情況,按比例計入全年總賬,督促考核對象把功夫下在平時。年終考核僅以共性指標和需實地查看現場進展的工作內容組成,凡涉及月份、季度監管的指標,不再進行年終實地考核。年終考核各單位用時基本壓減到半天,讓基層從迎檢迎考中騰出更多精力,用在服務群眾、推動工作上。
嚴結果運用,將獎優罰劣和能上能下相結合。實行考核優秀等次和特別貢獻獎、爭先進位獎雙軌并行制度,符合條件的單位可同時獲評多項榮譽,獎懲規則獨立運行、互為補充、放大效能。對承擔省、市考核指標的牽頭單位,按照指標原始分值的5%進行加分獎勵。單位工作使全縣獲省部級及以上表彰且無不得評優情形的,單位及主要領導年度考核可直優。牽頭省、市指標在年終考核中有30%以上排全市后3位的,單位及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均不得評優。在干部選拔、職級晉升時充分運用考核結果,名額優先向優秀單位傾斜,嚴格以工作實績來衡量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