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生態環境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堅持“綠色循環·漢風古韻”戰略定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入推動治污攻堅,環境質量大幅改善。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以大氣污染防治“冬病夏治”“冬防攻堅”為抓手,深入推進重點區域污染源排查整治及清潔能源替代工作,打好治污降霾“組合拳”。截至11月30日,市中心城區優良天數310天、同比增加22天,PM2.5平均濃度31μg/m3、同比變好11.4%,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33、同比變好10.5%,三項指標變好幅度均居全省首位,有望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實施最美河湖“清澈、修復、秀美”三年行動和“5+1”治水建設幸福河湖三年行動,全市優良水體占比達100%,漢江、嘉陵江出境水質達Ⅱ類標準,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水環境質量穩居全省前列;漢江(漢中段)入選首批全國美麗河湖案例。持續打好凈土保衛戰,在全省率先完成2021年考核地塊整改、涉重金屬企業整治等任務,全面完成安全利用類耕地詳查;硫鐵礦行業綜合治理加快推進,土壤環境保持良好。
強化環境督察執法,切實保障生態安全。聚焦打造“最嚴環保執法區域”,開展專項執法檢查12次,立案處罰124件,環境信訪投訴辦結率100%。實施四色督辦、定期通報等機制,環保督察整改有序推進。強化環境風險防控,與毗鄰地市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全年未發生突發環境事件,創歷史最好水平,環境風險防控能力顯著提升。
持續優化監管服務,綠色潛能不斷釋放。建立排污許可“一證式”閉環監管和執行報告評估機制,在全省率先完成“雙百”質量核查審核任務,獲省“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先進單位,獲全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優秀等次。推進“三線一單”成果落地運用、“放管服”改革,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年謀劃環保項目68個,爭取落實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3.77億元,漢江流域中心城區和嘉陵江略陽縣城段兩個EOD項目入選國家試點,生態環境基礎保障能力實現新提升。
傳播綠色發展理念,生態名片愈發靚麗。城固縣、鎮巴縣創建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寧強創建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年累計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5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3個,居全省第一。深化環境保護宣傳,在省級以上媒體刊發稿件3180篇,穩居全省第一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