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漢中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河湖長制從“有名有實”向“有能有效”轉變為契機,創新開展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智慧治水“5+1”治水建設幸福河湖三年行動,努力實現水清岸綠、堤固城安、城水相依、人水相親的目標,全力建設幸福河湖。
堅持項目帶動。以科學治水理念指導治水行動實踐,出臺《開展“5+1”治水建設幸福河湖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謀劃實施城固焦巖水庫、略陽城區防洪體系、佛坪和勉縣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有決定性影響的重大治水項目。先后于10月11日、12月24日,舉行了首批“5+1”治水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焦巖水庫建設動員暨“5+1”治水第二批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總投資32.75億元的32個項目全面開工建設。推進排洪渠整治、污水收集管網和雨污分流改造、沿江重點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實施秦嶺區域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石門水庫正式向中心城區供水,水庫大壩安全鑒定、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加快推進,建成漢中市綜合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和漢江洪水預報及江河聯調智慧系統。
堅持問題導向。先后召開河湖長制工作推進會議、河道管理工作會議,狠抓“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制定了《河湖長制“四不兩直”督查暗訪工作制度》,組織開展4輪次“四不兩直”暗訪排查和2次河湖垃圾集中清理整治專項行動,確保河湖“四亂”問題動態清零。強力開展河湖管護專項整治,完成河湖岸線違法違規利用項目清理整治任務,加強河道砂石資源監管,開展全市河道非法采砂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形成了有力震懾。171條河流劃界工作按期高標準完成,“一河(湖)一策”、河流岸線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完成。持續抓好水污染防治,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加大涉水環?;A設施項目建設力度,組織開展入河排污口信息核查和監測,建立完善了入河排污口清單。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漢江、嘉陵江出境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
堅持機制創新。結合工作實踐不斷探索,印發2個市總河湖長令,制定“一令兩函四單兩報告”工作制度、“示范縣區、示范河湖”創建激勵辦法,完善聯席會議、履職規范、河湖長巡查等制度,鞏固“河湖長+河湖警長+檢察長”機制,與廣元、隴南簽訂了流域聯防聯控合作協議,河湖長制工作納入縣區年度綜合考核評價負面清單。對全市河湖長設立情況進行調整,形成了“河湖長統籌、責任單位落實、河湖警長執法、檢察長協作、水政執法人員巡查、河長辦督辦、專職人員保潔、監督員監督”的“八員共治”工作體系,組織開展“保護漢江·你我同行”“爭當河小青·保護母親河”等志愿者行動,帶動全社會形成同飲漢江水、共護母親河的濃厚氛圍。(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