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市群團組織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等重點措施,切實把主題教育激發的精氣神、凝聚的正能量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
市總工會堅持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做好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制定了《學習貫徹中國工會十八大精神宣講工作方案》,通過舉辦報告會、輔導班,深入一線宣講等方式,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國工會十八大精神走向基層、走進企業、走近職工。創新開展“賞漢風古韻·品非遺美食”漢中市面皮創新大賽暨非遺美食文化展示活動,市區聯動舉辦2023年“五編”大賽暨非遺代表性項目集中展示展演活動,聯合有關部門舉辦2023年漢中市首屆網紅直播帶貨暨農特產品促銷節,開展“愛心認購·助農增收”消費幫扶柑桔銷售活動,進一步弘揚漢中特色文化、促進消費升級,最大限度增加農民群眾收入。啟動漢中市“勞模工匠林”暨勞動精神主題公園建設,加快推進我市勞模職工療休養基地和漢中周邊地區職工療休養精品路線建設。審議通過《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若干措施》,為27名困難職工發放專項救助資金12.87萬元,為350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互助保障活動進行補貼,為因病、因意外造成嚴重經濟困難的職工發放關愛助濟金22萬元,為參加互助保障活動的會員發放理賠互助金600余萬元。
團市委成立5個聯絡服務組精心指導縣區和市直團組織開展好團員和青年的主題教育,細化各工作組職責,堅持日推進、周研判制度,通過“智慧團建系統”每周一統計上周進展,研判分析短板弱項,由各聯絡組及時跟進督促,確保各專題按要求完成。截至當前,全市4795個團支部已開展“思想旗幟”、“堅強核心”和“強國復興”等專題學習,智慧團建錄入率達100%。在服務中心大局方面,扎實推進助力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先后在南鄭、勉縣等地開展助農直播6場次;積極動員團員青年助力漢中文明城市創建,9月至11月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98場次、服務時長14.7萬小時。在深化改革方面,全面推進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留壩縣于10月9日成立全市首家縣級青年聯合會。在組織建設方面,新建非公和社會組織團組織80個,社會領域組織密度89.94、位列全省第一。在維護青少年權益方面,充分發揮我市12355青少年綜合服務熱線作用,9月至11月市縣開展“青春燈塔”公益巡講活動9場,“紅領巾法學院”青少年法治宣傳活動58場次。在服務青年創業就業方面,9月至11月,舉辦青年就業創業宣講和職場體驗活動5場次;深化團銀企合作,截至目前,發放“秦青優惠貸”6129萬元。
市婦聯以“縣級干部示范學、黨支部跟進學、黨員干部自主學、年輕干部幫帶學”形式,把主題教育理論學習同貫徹落實中國婦女十三大精神相結合,開展集中學習15次、研討交流3次,講專題黨課3次,貫通融合學習交流分享、問題檢視整改,推動機關干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立足引領、服務、聯系主責主業,將主題教育與“我為婦女群眾辦實事”緊密結合,擦亮“漢家妹子志愿紅”品牌。圍繞婦女技能培訓、家庭服務、困難幫扶需求,認真實施婦女技能培訓行動,開展家政、手工藝、電商等技能培訓74期,培訓婦女3065人;開展“遇見漢中助力創文”青年交友聯誼活動4場次,幫助青年男女樹立正確婚戀觀;依托三八紅旗手(婦聯執委)工作室、家庭教育工作室等陣地,開展家教服務、婦幼健康講座、留守兒童關心關愛等巾幗志愿服務活動10余場次,切實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廣大婦女兒童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