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田野上,轟鳴的農機、忙碌的身影與綠油油的菜苗相映成趣。
據統計,截至目前,漢中市累計投入1.36萬臺農機具,啟用101個糧食烘干服務點、開放110萬平方米晾曬場所,累計搶收烘曬稻谷44.01萬噸,確保121.91萬畝水稻應收盡收。同時,抽調207名農技員組建66個指導組入駐鎮街,深入鎮街指導開溝排水、翻耕散墑,推進44.39萬畝秋播作物順利栽播。
“秋風吹,戰鼓擂,收割機,干起來?!?0月15日一大早,雨后初晴,漢中市南鄭區農機手交流群里已經熱鬧起來。
漢鄉有機水稻基地的90畝“漢鄉6號”稻田里積滿雨水,農機無法進地。漢鄉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姜前勇迅速組織群眾分工協作,通過疏通田埂排水口、用水泵往低洼地塊抽水、清理田邊雜草,兩個多小時后,田里積水漸漸退去,為農機作業做好準備。
下午2點,陽光愈發明媚,農機手鄭富俊鉆進駕駛室,系好安全帶,握住操作桿,收割機轟鳴聲瞬間響起。割下的稻穗經過脫粒、清選,金黃的稻谷源源不斷地涌入糧箱,粉碎的秸稈則從后方均勻撒回田里,既省去了秸稈處理麻煩,又能為土地增肥。
收割機的糧箱剛剛滿溢,田埂邊等候的拖拉機便迅速駛來接糧。隨著最后一車稻谷被運往烘干車間,姜前勇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敖衲暧晁啵竟群扛撸仨毤皶r烘干,晚一步就可能發芽發霉。”他蹲下身,抓起一把稻谷捻了捻,語氣里滿是欣慰,“好在天晴了,現在心里踏實了?!?/p>
據了解,近日,漢中市南鄭區迅速啟動應急機制,組建8個督導組奔赴22個鎮?!敖刂?0月15日,全區水稻已全部顆粒歸倉?!睗h中市南鄭區農業技術推廣與培訓高級農藝師王琦介紹,“現在我們的工作重點轉向大豆搶收攤晾、油菜移栽和小麥播種,確保農時不耽誤。”
與此同時,漢中市西鄉縣城南食品工業園區里的機器轟鳴聲從未間斷。10月14日清晨,陜西漢晶糧油股份有限公司內,萬用表“滴滴”的聲響在榨油車間格外清晰?!半妷悍€住了,但接觸器溫度得盯著,這個接線端子必須立刻緊固!”國網漢中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楊義彬向隊友喊道。
兩人一個遞工具,一個擰螺絲,手指翻飛間就把松動的導線梳理整齊,排除了用電隱患。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又扛著工具包走向廠區變壓器,從線路接頭到設備接地,每一個細節都要反復檢查,不能漏掉任何一個可能影響供電的“小毛病”。
今年,陜西漢晶糧油股份有限公司新引進機器人谷物篩選生產線,這一設備對電力穩定性的要求大幅提升。
“一斷電,不僅篩選慢了,糧食堆在那兒容易受潮變質?!痹摴矩撠熑吮硎?,“供電人員主動上門排查,讓我們吃了‘定心丸’?!?/p>
10月15日,勝利糧食合作社的烘干車間里熱氣騰騰。烘干塔滿負荷運轉,金燦燦的稻谷從傳送帶上滑落,帶著剛褪去的潮氣。
國網陜西電力漢中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梁峰正舉著鉗形萬用表,逐一對開關、線纜、配電箱做檢查?!俺睗裉鞖饫?,防漏電是重中之重。有了穩定電,每天能烘干不少糧?!眲倮Z食合作社工作人員指著烘干塔介紹,“今年玉米水分超25%,經烘干后穩定降到12%,能安全儲存,還能賣個好價錢。”
“突突突……”漢中市勉縣新街子鎮杜寨村1253(稻油輪作)模式示范田里,旋耕機正轟鳴著來回開溝起壟。勉縣農業技術推廣與培訓中心高級農藝師范小平穿梭在田間,現場指導農戶開溝排濕,“旋耕機已開好溝,大家抓緊清溝修整,一定要做到溝溝相通,把明水、積水全排掉!”
農戶們手持鋤頭緊隨其后,清理著溝里的碎土和雜草。當前正值油菜抗霖播栽關鍵期,“深溝高畦”是破解土壤濕澇的核心作業技術?!耙惶煲膊荒艿?,地干一塊就趕緊種一塊。”杜寨村4組村民王鳳林說,“家里3畝油菜地已搶種半畝,修整好的地塊過兩天就能直播種子?!?/p>
以往油菜種植常用“育苗移栽+機械化直播”雙模式推進,連綿不斷的秋雨,讓兩種方式都受了阻。
為解決這一難題,勉縣創新推行“集中育苗+農戶自育”模式,在老道寺鎮季寨村的特色產業園區里,6個育苗大棚連成一片。掀開門簾走進大棚,綠油油的油菜苗株高近10厘米,葉片舒展、長勢喜人。農戶們正蹲在苗床間拔除雜草、查看墑情,為11月上旬的移栽做足準備。
“從播種到澆水、施肥,園區都按統一標準管理,確保苗齊苗壯?!碑a業園負責人熊磊介紹。
目前,勉縣已建成集中育苗點7514畝,全部實行統一供種、全程技術指導。同時,勉縣免費發放14.5噸油菜種子,重點保障108國道沿線等核心區域種植需求;在田間地頭,217臺套農機具連軸轉,旋耕機、抽水泵、無人機輪番上陣;勉縣農技推廣與培訓中心的技術員們分成多個小組,深入18個鎮(辦),把《油菜抗霖播栽技術要點》送到農戶手上,手把手教大家根據地塊墑情,選擇機械直播、無人機飛播或育苗移栽。截至目前,該縣已搶播油菜6.78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