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基層黨員干部身著紅馬甲,在“院壩說事會”上用鄉音為群眾闡釋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社區,身邊榜樣走進群眾中,用家常話暢談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事,讓人感受奮進的力量;在企業,黨的二十大精神激勵著工人們大干快干、再接再厲,為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寒冬時節,從農家院落到社區廣場,從鄉村到城區,城固縣各地各級宣講隊伍堅持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落地生根。
激活陣地“細胞”營造宣講濃厚氛圍
12月22日,在城固縣老莊鎮陜飛第二社區,一場圍繞共話社區治理新格局的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會吸引了社區居民紛紛到場聆聽。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新華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核心要義,結合實際,暢談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事,讓這場精彩的宣講活動成為冬日里最暖的對話。
在城固,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還在持續進行,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該縣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發揮縣中心主體作用和樞紐功能,推進鎮(街道)村(社區)實踐所(站)提檔升級。組建“文明實踐宣講團”,巡回各村(社區)開展文明實踐宣講,將文明實踐的觸角向基層延伸。組織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聲聲入耳”宣講項目,促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走深走實,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組建理論宣講隊289個,深入村頭巷尾、農戶院壩,通過“說事大院”“農民家庭會”“院壩說事會”、道德講堂等形式,開展理論宣講330場次,受眾人群達1.1萬余人,讓身邊人、用百姓話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同時,借力多種宣傳媒介,廣泛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全縣黨員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積極性和氛圍感迅速拉滿。
拉近服務距離點亮文明實踐之光
“感謝叔叔阿姨給我們送來愛心大禮包,讓這個冬天不再寒冷”。日前,城固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志愿者深入該縣雙溪鎮和文川鎮為困難家庭兒童送去過冬的衣物,活動現場,其樂融融,歡聲笑語打破了寒冬的靜寂。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重在落實落細,文明實踐是載體。該縣始終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貫穿于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疫情防控、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安全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大事要事中,不斷創新活動形式,積極邀請市級“文明實踐宣講團”來城固舉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會。用“宣講+表彰+文藝”的方式,采用群眾喜歡的宣講形式,將黨和國家最新理論政策及時傳遞到群眾的耳邊。文藝志愿者通過歌曲演唱、義寫義畫義剪等形式,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唱出來、演出來、畫出來、展出來”,使宣講更接地氣、更聚人氣。同時,市委宣傳部、市級媒體總編輯為該縣黨員干部相繼上了一堂生動的黨的二十大精神輔導課,全縣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新熱潮持續升溫……
為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城固縣將“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在哪里”理念貫穿活動始終,組織志愿者1.3萬名開展疫情防控、送物資、環境衛生整治、科普科技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持續開展關愛老人兒童志愿服務行動,為150名兒童送上愛心大禮包,為數百名困境老人送去生活物資,切實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群眾心中。堅持貼近實際、貼合基層群眾的新期待,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接地氣”“帶露珠”“冒熱氣”的語言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講述過去十年取得的偉大成就和新時代新征程的奮斗目標,在全縣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
創新活動載體匯聚感恩奮進力量
“感黨恩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畢生要追求的信仰,讓我們以文明實踐為鏡子、常照常新,以文明實踐為尺子、衡量自己的行為!”近日,漢中市道德模范、城固縣龍頭鎮龍頭社區醫生陳禹鵬通過線上宣講的方式,用慷慨激昂的語言,講述了他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悟和立足崗位服務群眾的點滴細節,吸引了眾多網友紛紛點贊、轉發。
“振奮人心、很接地氣。利用線上平臺,不間斷推送黨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講視頻和相關學習內容,更能潛移默化地提振人的精氣神,對我們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也頗有啟發。”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干部裴若菲說。
該縣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一體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觸目可見、用心可感。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辟專題專欄,率先推出“文明實踐網絡微宣講”系列活動,組織志愿者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宣講+文藝”形式闡釋解讀黨的二十大精神,播出微宣講視頻5期、學習內容80余條。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積極發布項目,廣泛招募志愿者參與宣講活動,截至目前,發布宣講活動項目330個,共有1871名志愿者參與其中。在鄉村大舞臺、文化廣場、文化長廊、道路沿線等醒目位置,制作宣傳展板200多個、橫幅標語870余條,在文明實踐所、站、道德講堂、會議室等設置LED宣傳屏291處,讓黨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實現“沉浸式”宣傳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