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市文旅局緊盯目標任務,堅持把建文明城與育文明人結合起來,從國民教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文化產業、科學普及著手,全力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采取“名校+薄弱校”“城區校+鄉村校”等方式,組建教育集團192個,互派校級領導390余人、教師5400余人,推動城鄉教育水平整體提升。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全覆蓋,惠及學生24.8萬人。規范學科類培訓機構管理,查處學科類隱形變異、無證辦學等違規培訓33起。漢臺區積極探索打擊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活動治理新模式被教育部作為經驗做法在全國交流。
公共文化提質增效。完成市博物館改造提升,創建第三批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鄉鎮3個,創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間29個,完成254個鎮、村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提升達標。11個縣區公共圖書館均評定為三級以上等級館。《以書香美學創意文化空間,打開鄉村文化生活新方式》等4個案例獲“大地歡歌”省級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創新大賽表彰。為中心城區45個老舊小區、“口袋公園”配置健身器材。
文旅產業融合推進。舉辦全市文化產業推進會、漢中首屆旅游產品博覽會等活動,成立漢中市民宿行業協會、西漢廣巴旅游聯盟。培育文旅新業態,打造“東關里”、玉帶河夜游、留壩老街“秦嶺之夜”等新產品,留壩縣城老街成功創建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留壩營盤山地運動成功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留壩縣入選國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單位,10條線路入選全國、全省鄉村旅游精品路線。
科普教育常態開展。建成“寧強縣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創建市級科普教育基地24個。組織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技之春”宣傳月、漢中市第38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漢中市第五屆青少年機器人競賽、2023年“科技迎春風科普萬家行”提升有獎競答等群眾科技活動,持續提升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