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低溫寒潮天氣,我市快速行動、周密部署,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物資儲備供應,積極開展冬春救助工作,保障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12月19日,在市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庫,記者看到,帳篷、棉衣、棉被、折疊床、照明燈具等防寒物資應有盡有。倉管人員通過一臺臺電腦進行監測、補倉、物品保養等工作,大門旁邊的液晶屏上清晰地記錄著應急救災物資的名稱、入庫時間、規格類型、現有數量、質量、儲存地點。
市應急管理局打造的智能化應急物資儲備系統,實現了物資掃碼出入庫、一鍵盤點、智能儲備、提前預警、調撥追溯、實時掌握等六大功能,使倉管人員能夠及時了解物資流向和存儲情況,大大提高了物資出入庫效率。
近年來,該局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物資儲備管理,對全市414個應急物資儲備庫(點)全覆蓋,完善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救災、安全生產及防疫等5大類物資,健全市、縣、鎮、村四級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初步形成了全過程監管、品類齊全、規模適度、布局完善、信息共享、預警追溯的“6543”物資管理模式,為全市物資保供調運提供了有力保障。
“系統運行正常,所有倉庫物資處于滿倉可用狀態。”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庫的站長李娜向記者介紹,依托該系統,在低溫寒潮天氣到來之前,全市應急系統抓緊開展物資核查,目前全市防寒物資儲量充足,市級2個物資儲備庫能滿足500名搶險隊員的物資裝備和5000災民生活安置的物資保障。
“物資已裝車清點完畢,準備出發。”連日來,各級應急系統的工作人員忙著搬運物資、裝車碼放。一輛輛滿載御寒物資的車輛將駛往各縣,送往部分受災群眾的手中。
12月21日一大早,家住洋縣黃家營鎮周家溝村的周揚存一家便感受到了這“送上門”的溫暖。“這幾天天冷了,應急管理部門送來了棉衣棉被,正好能用得上,感謝黨和政府關心。”周揚存說。
據了解,今年汛期,我市遭受多輪強降雨自然災害,部分受災群眾冬春期間基本生活受到影響。為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市應急管理局積極開展救災物資發放和冬春救助工作。此次冬春救助工作嚴格按照“戶報、村評、鎮審、縣定”原則,經審核后,縣區財政和應急管理部門派出專人上門核定,嚴格落實政府災害救助主體責任。截至目前,已向縣區調撥棉衣、棉被、帳篷等價值124萬元的冬春救助物資,物資發放工作正有序開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