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關工作部門、直屬事業單位:
《加快推進漢中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漢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5月30日
加快推進漢中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21〕29號)和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陜政辦發〔2021〕36號)精神,進一步加快推進全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多方協同、資源共享、因地制宜、融合創新,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服務鄉村振興為目標,以改進和提升農村寄遞物流服務供給為主線,加快構建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更好滿足農村地區群眾生產生活和消費升級需求,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在現有農村郵政、快遞、物流等寄遞網絡基礎上,進一步統籌農村地區寄遞物流資源,補齊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短板,加快縣、鎮、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全面實現農產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廣大群眾不出村便可享受高效安全的寄遞服務。
到2023年,全市所有鄉鎮建成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50%的建制村建成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勉縣、留壩爭創省級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城固、佛坪鞏固提高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成效。
到2024年,全市所有縣區建成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80%的建制村建成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農村郵政段道實現100%汽車化配置投遞,冷鏈寄遞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到2025年,全市所有縣區基本建成縣、鎮、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所有縣區建成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所有鄉鎮建成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所有建制村建成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實現“鎮鎮有網點、村村有服務”,冷鏈寄遞體系基本建成,便捷、穩定、高效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基本形成,農村寄遞物流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顯著提高。
三、工作任務
(一)構建農村寄遞物流協同發展體系
1. 堅持規劃引領。各縣區要將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納入國土空間、交通運輸、綜合物流、現代服務業等相關規劃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范疇,加強規劃銜接,堅持規劃引領,確保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按照既定目標任務推進。(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 建設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加快推進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鎮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建設。各縣區要依托縣域郵件快件處理場地、客運站、貨運站、電商倉儲場地、供銷合作社倉儲物流設施等建設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整合農村交通、郵政、快遞、供銷、電商等資源,建設鎮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利用村內現有公共設施,建設村級綜合服務點;充分利用現有交通運輸五級客運站發展物流集散業務;通過開發設置農村收發物流快遞便民服務公益性崗位,保障農村寄遞物流末端可持續運行;鼓勵在村委會、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等區域布設快件箱。(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商務局、市供銷社、市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漢中分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3. 完善農村郵政體系。強化農村郵政體系作用,加強農村郵政基礎設施和服務網絡開放共享,創新鄉鎮郵政網點運營模式,承接代收代辦代繳等各類農村公共服務,實現“一點多能”,提升農村郵政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支持郵政企業推進鄉鎮郵政局(所)改造,完成118輛投遞汽車配置任務,實現農村郵路汽車化。支持郵政企業積極參與農村寄遞服務市場競爭,以市場化方式為農村電商和其他快遞企業提供寄遞、倉儲、金融一體化服務。(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漢中市分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4. 健全末端共配體系。統籌農村地區寄遞物流資源,支持郵政、快遞、交通、供銷、商貿流通等物流企業采取多種方式合作,共建末端服務平臺,共用末端配送網絡,推廣共同配送模式,為農村地區提供有序、高效、穩定的寄遞物流服務。(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供銷社、市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5. 構建冷鏈物流體系。支持郵政快遞企業、供銷合作社和其他社會資本投資建設農產品產地端和市場端冷藏保鮮設施。郵政快遞企業參與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可按規定享受相關支持政策。支持寄遞物流企業購置冷鏈運輸車輛,建立覆蓋全市所有縣區的冷鏈運輸網絡,提升冷鏈運輸質效。市、縣區可與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漢中市分公司“拼盤”購買用于本行政區公共調配使用的冷鏈車輛作為運力。(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商務局、市供銷社、市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漢中市分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打造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品牌亮點
6. 加快實施“快遞進村”工程。發揮政府推動作用,利用郵政和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優勢,重點開展郵政與快遞、交通、供銷等多方合作,發揮郵政服務在農村末端寄遞基礎性作用,引導有實力的快遞企業通過駐村設點、合作共建等方式,在鞏固現有快遞品牌進村的同時,支持其他重點快遞品牌進村,提高“快遞進村”覆蓋范圍和服務質效。(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供銷社、市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漢中市分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7. 持續深化交郵融合發展。各縣區要深入推動農村寄遞物流與交通運輸融合發展,將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納入交通強國陜南“山水畫卷”試點項目、“四好農村路”建設等內容,合理配置城鄉交通運輸資源,明確投資金額和目標任務,加快項目實施。(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8. 積極爭創“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推進農村客運、貨運、郵政、快遞深度融合發展,支持各縣區創建“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通過建設鄉鎮客貨郵綜合服務站、開行通村客貨郵合作線路,完善農村客運班車代運郵件快件合作機制,實現客貨郵融合發展。(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漢中市分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9. 全力打造“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發揮郵政快遞服務農村電商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推廣“快遞+電商+農特產品+農戶”發展模式。鼓勵各縣區開展“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創建,優先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所在縣或鄉鎮創建示范區,帶動提升寄遞物流對農村電商的定制化服務能力水平,實現電商、快遞協同發展。(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0. 加快建設“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鼓勵農村寄遞物流企業立足縣域特色農產品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主動對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農產品上行提供個性化、專業化供應鏈寄遞服務,推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鼓勵各縣區打造“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重點支持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助力農產品外銷,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農村寄遞物流行業監督管理
11. 夯實監管責任。各縣區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明確由交通運輸部門負責郵政快遞業的監督管理,健全縣級寄遞物流發展與安全、協同與創新的管理工作機制,切實維護農村寄遞市場安全穩定。(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2. 加強改革創新。深化寄遞領域“放管服”改革,簡化農村快遞末端網點備案手續,鼓勵電商企業、郵政快遞企業和社會資本發展農村快遞末端服務,參與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依法嚴厲打擊未按約定地址投遞、末端網點違規收費、不正當競爭等違法行為,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詳見附件1),由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共同推進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各縣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農村寄遞物流體系納入鄉村振興工作整體部署,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加強統籌協調,建立推進機制,確定責任部門,落實運營主體,確保工作落實。
(二)強化目標考核。將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納入縣區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制定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考核細則和指標體系,實行常態化督查,定期通報問效。各縣區政府、市級有關部門要強化探索創新,鼓勵先行先試,大力宣傳先進經驗,引領農村寄遞物流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各縣區要按照考核指標全力推進工作,每季度末月20日前將工作推進情況報市郵政管理局,由市郵政管理局梳理匯總后報市政府。
(三)強化政策支持。市縣兩級要落實地方財政支出責任,統籌用好現有資金渠道和相關政策,加快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寄遞物流中心建設、購置農村物流車輛、冷鏈車輛等,支持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支持創建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推動全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加快建設。
附件:
1. 漢中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 漢中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考核指標
3. 漢中市貫徹落實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重點任務清單
附件1
漢中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一、領導小組組成人員
為加快推進全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市政府成立漢中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市政府分管交通運輸工作的副市長
副組長: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市郵政管理局局長
成 員:市發改委分管負責同志
市財政局分管負責同志
市人社局分管負責同志
市自然資源局分管負責同志
市交通運輸局分管負責同志
市農業農村局分管負責同志
市鄉村振興局分管負責同志
市商務局分管負責同志
市供銷社分管負責同志
市郵政管理局分管負責同志
中國郵政漢中市分公司分管負責同志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承擔全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分管副局長兼任。領導小組成員因人事變動需要調整的,由接任工作的負責同志自動接替,不再另行發文。
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承擔以下職責: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統籌推進全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各項工作,加強對縣區的工作指導和督促檢查,研究解決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總結工作亮點,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重要情況及時報市政府和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
附件2
漢中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考核指標
|
項目 |
指標 |
分值 |
主要內容 |
備注 |
|
考核 指標 |
組織 領導 |
10 |
1.建立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機構,建立協調推進機制,明確部門責任分工。 |
|
|
5 |
2.研究并部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 |
|
||
|
基礎 設施 建設 (60分) |
5 |
3.明確郵政快遞業管理部門及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相關運營主體。 |
|
|
|
10 |
4.落實財政事權支出責任,將寄遞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國土空間、交通運輸、綜合物流、現代服務業相關規劃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范疇,給予政策、資金保障。 |
|
||
|
10 |
5.推進農村寄遞物流服務站點建設,對相關市場主體在建設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鄉鎮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制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方面的政策、用地、資金需求及時予以保障,鼓勵進行共同配送。 |
|
||
|
10 |
6.整合農村交通、郵政、快遞、供銷、電商等資源,建設“多站合一”的鄉鎮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一點多能”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并通過開發設置公益性崗位等方式,保障村級服務點可持續運行。 |
|
||
|
30 |
7.到2023年,全市所有鄉鎮建成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50%的建制村建成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到2024年,全市所有縣區建成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80%的建制村建成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農村郵政段道實現100%汽車化配置投遞,冷鏈寄遞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到2025年,全市所有縣區基本建成縣、鎮、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冷鏈寄遞體系基本建成,所有縣區建成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所有鄉鎮建成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所有建制村建成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實現“鎮鎮有網點、村村有服務”。 |
|
||
|
示范 創建 |
10 |
8.打造“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促進客貨郵融合發展,鼓勵建設連接縣、鄉、村三級農村寄遞物流服務站點的運輸線路;勉縣、留壩爭創省級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城固、佛坪鞏固提高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成效。 |
|
|
|
10 |
9.積極打造農村寄遞物流發展成熟模式、典型項目,爭創“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 |
|
||
|
考核方式 |
|
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考核納入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與年度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一并組織實施。 |
|
|
|
說明 |
|
1.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點建設標準:①有固定的郵件、快件接收場所;②有相對固定的農村郵件、快件接收人員;③有郵件、快件接收服務必需的辦公設備;④有消防、監控等基礎安全防控設施;⑤能同時為3個以上品牌(含3個)郵政、快遞企業提供服務。 2.郵政、快遞企業品牌指:郵政、順豐、京東、圓通、申通、中通、韻達、德邦、極兔等。 |
|
|
附件3
漢中市貫徹落實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重點任務清單
|
序號 |
分類 |
項目 |
重點任務內容 |
責任單位 |
||||
|
一、構建農村寄遞物流協同發展體系 |
||||||||
|
1 |
堅持規劃引領 |
納入規劃體系 |
將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納入國土空間、交通運輸、統合物流、現代服務業相關規劃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范疇 |
各縣區人民政府 |
||||
|
2 |
加強規劃銜接 |
加強規劃銜接,堅持規劃引領,確保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按既定目標任務推進。 |
各縣區人民政府 |
|||||
|
3 |
建設三級寄遞物流體系 |
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點建設 |
推進鎮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建設,鼓勵在村委會、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等區域布設快件箱。到2023年,全市所有鄉鎮建成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50%的建制村建成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到2024年,全市所有縣區建成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80%的建制村建成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到2025年,全市所有縣區建成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所有鄉鎮建成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所有建制村建成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 |
各縣區人民政府 |
||||
|
4 |
整合五級客運站 |
利用現有交通運輸五級客運站發展物流集散業務,建設縣、鎮、村寄遞服務站點 |
市交通運輸局 |
|||||
|
5 |
開發公益性崗位 |
開發設置農村物流快遞收發便民服務公益性崗位,保障農村寄遞物流末端可持續運行 |
市人社局 市郵政管理局 |
|||||
|
6 |
完善農村郵政體系 |
農村郵路汽車投遞 |
完成118輛投遞汽車配置任務。到2024年,實現農村郵政段道100%汽車化配置投遞 |
各縣區人民政府 市郵政分公司 |
||||
|
7 |
提升農村郵政基本公共服務能力 |
開放共享農村郵政基礎設施和服務網絡,建設承接代收代辦代繳等各類農村公共服務的郵政普遍服務網點 |
市郵政分公司 |
|||||
|
8 |
健全末端共配體系 |
建設縣區共配中心 |
推進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建設,到2024年,全市所有縣區建成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 |
各縣區人民政府 |
||||
|
9 |
推廣共同配送模式 |
整合郵政、快遞、交通、供銷、商貿流通資源,建設末端服務平臺、末端配送網絡,到2025年,所有建制村實現快遞共同配送 |
市交通運輸局 市商務局 市供銷社 |
|||||
|
10 |
構建冷鏈物流體系 |
冷鏈物流基地建設 |
支持郵政快遞企業、供銷合作社和其他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冷鏈物流基地、購置冷藏保鮮設施 |
各縣區人民政府 |
||||
|
11 |
冷鏈運輸網絡建設 |
支持寄遞物流企業購置冷鏈運輸車輛,到2024年,冷鏈寄遞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到2025年,冷鏈運輸網絡基本形成 |
市交通運輸局 |
|||||
|
二、打造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品牌亮點 |
||||||||
|
12 |
加快實施“快遞進村”工程 |
鞏固提高“快遞進村”成效 |
到2023年,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達到100%以上。在鞏固現有快遞品牌進村的同時,支持其他重點快遞品牌全部進村 |
市交通運輸局 市郵政管理局 |
||||
|
13 |
持續深化交郵融合發展 |
深化寄遞物流與交通運輸融合發展 |
將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納入交通強國陜南“山水畫卷”試點工作項目、“四好農村路”建設等內容,明確投資金額和目標任務 |
各縣區人民政府 |
||||
|
14 |
積極爭創“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 |
打造“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 |
促進客貨郵融合發展,鞏固提高城固、佛坪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成效;2023年勉縣、留壩爭創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 |
勉縣、留壩、城固、佛坪縣人民政府 市交通運輸局 市郵政管理局 市郵政分公司 |
||||
|
15 |
全力打造“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 |
“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 |
支持各縣區開展“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實現電商、快遞協同發展,優先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所在縣或鄉鎮創建示范區 |
各縣區人民政府 市商務局 市郵政管理局 |
||||
|
16 |
加快建設“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 |
“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建設 |
鼓勵各縣區打造“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重點支持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助力農產品外銷,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
各縣區人民政府 市交通運輸局 市農業農村局 市郵政管理局 |
||||
|
三、加強農村寄遞物流行業監督管理 |
||||||||
|
17 |
夯實監管責任 |
健全機構機制 |
各縣區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由交通運輸部門負責郵政快遞業的監督管理。健全縣級寄遞物流發展與安全、協同與創新的管理工作機制,切實維護農村寄遞市場安全穩定 |
各縣區人民政府 市交通運輸局 |
||||
|
18 |
加強改革 創新 |
鼓勵就業創業 |
深化寄遞領域“放管服”改革,簡化農村快遞末端網點備案手續,鼓勵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參與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 |
各縣區人民政府 市交通運輸局 市商務局 市郵政管理局 |
||||
|
19 |
規范市場秩序 |
依法嚴厲打擊未按約定地址投遞、末端網點違規收費、不正當競爭等違法行為 |
市交通運輸局 市郵政管理局 |
|||||